幻象製造實在:Brecht Evens的漫畫自主意識(下)

吳平稑 WU Ping-Lu
12 min readAug 26, 2019

--

「漫畫是什麼?」或許是個很廣的問題,無論是從「幽默的誇飾圖像」或是「連續的藝術」來解釋都很難觸及全貌,即便不少人也以「紙上電影」來比擬這個媒介,但仍不能準確地回答漫畫的空間特性,也將漫畫成為電影附庸,更使得問題變得隱晦難解。既然問題的答案是無止無境,或許藉由考察當代作品來回溯漫畫樣貌,會比較能得出明確的解釋,畢竟漫畫的問題,還是要用漫畫來回應。而Brecht Evens於2014年出版的《豹(Panthère)》也許能為我們帶來拉斯科洞窟的遙想(動物運動的連續性捕捉),上溯到漫畫敘事的源頭,並以其特別的開本樣式來呼應11世紀的貝葉掛毯(單線的戰爭敘事),讓我們了解物質載體不會是定義漫畫的條件,還以此玩弄了繪本與漫畫的邊界。

《豹》一書中,主角入睡後的綺麗場景。

故事從無害的單親女孩Christine失去寵物貓開始,描寫女孩與幻想動物「豹王子」的相處。最初由看似單純的交友遊戲,逐漸演變成不可收拾的怪奇生物侵略活動,也讓女孩意識到逃避真實關係並無法解決生命的離散,虛幻嬉戲終有結束的一天(如同敘事必迎來盡頭)。

女孩與父親的膚色對比。

形式表現方面,Brecht Evens以用色刻意製造角色自身顏色與文字的對比,例如,女孩皮膚的藍色與話語蘊存的溫絳紅,父親熱切的紅皮膚搭配冷酷的藍,營造角色自身張力,也讓父女關係有所呼應,更在兩人相處時刻處理單純的雙色調性,為「豹」的出現作反差鋪排。而為了描寫豹的多變性,Brecht Evens也試圖以各種不同的色彩展現他不同的面貌,時而粉紅、時而橘、時而藍,但都不脫詭譎的「黃綠色」,其話語也在在透露了豹的不真不誠,滿是暗黃綠的文字,污染了女孩週遭的空間,也暗示了繽紛即是危險。

豹的色彩變幻多端,似有魔力。

關於幻想朋友的題材,不禁讓人想起比爾‧華特森(Bill Watterson)的《凱文與虎伯(Calvin and Hobbes)》中,凱文與布偶虎伯的關係,兩者之間是相互扶持,時常討論哲思議題的。然而,Brecht Evens所描寫的女孩與豹卻很不同,豹是一昧的討好、試圖滿足女孩失落的陪伴,背後的意圖就算非惡,也是不懷好意。而除了以色彩去展演豹,Brecht Evens也展現了豹的「圖騰」式神秘。每個連續的瞬間,豹有如圖章,一筆筆一刀刀的形塑對女孩的依戀,圖騰的模樣也訂立了與女孩的約定,衣櫥的召喚讓豹有種魔力,欲成為女孩生活周遭的靈魂,施展咒術排除不必要的「布偶」朋友,更在末尾以簡約的黑幻化成精神,成為開啟豹國度之鎖鑰。

豹、個性驟變的布偶Bonzo與女孩遊玩嬉戲。

「我喜歡那些只能用圖像來述說的事物。」Brecht Evens說到。在《豹》一書中,豹這個角色變幻莫測,他的形態不能僅用單張圖像來描寫,他既是女孩身邊施展魔術的彩色豹、也是在女孩睡去後暗影之豹,如同Brecht Evens提及,他是所有角色的集合,是迪士尼的英雄、沒有故事結局的龍、亞洲繪畫裡的動物等等,更是布偶狗Bonzo也是書中的無名布偶猴。豹是否有血有肉、是否真是女孩幻想出來的寵物,沒有人能夠確知。然而豹向女孩說明豹之國的人喜愛用影子表演,似乎也指出自身如同柏拉圖洞穴比喻的影子,若我們願意認為其真,那豹便存在。(若以豹隱喻漫畫,豹就好比漫畫的豐富性,如真似幻無所定型。)

《豹》裡頭影子的隱喻。

不過作者的態度是明確的,所有豹出現的場合,都令人疑竇(在在說明漫畫敘事的非真性就好比這隻豹)。而當其存在,豹所處的空間也盡可能的紮實,至少比女孩在屋內的透明還要飽滿。或許在人際互動的真實裡,我們感受更多的是空虛與熟悉,也因此Brecht Evens時常以線勾畫女孩日常的空間透視,反觀與豹相處的時刻,在角色的互動之外,作者試圖豐盈背景,暗示著想像與真實的界線,也讓人誤以為感官能給予更豐富的實在(故事的目的是要你信以為真,然而再現的全是虛幻)。

女孩真實世界的鏤空與雙色調營造的灰感。

也許,在這個虛實之間,Brecht Evens以連續的單圖展示了圖像在空間上的鋪排,揭示了漫畫的二維性,也利用圖像的相呼應,玩弄空間透視與解剖時間,在形式表現上,確立了漫畫的靜止特性,反駁了漫畫作為紙上「電影」的比喻(這點他曾於scénario.com漫畫線上媒體的訪談中提及),漫畫即是漫畫,不是連續的「插畫」,更不是圖像「小說」。

奇妙的空間透視以單一畫面道盡女孩漸進的動作,使得版面遊走於單物件敘事與整頁同時性表現。

(Brecht Evens:「我盡全力避免紙上電影。」)

然而,在2011年的《愛好者(Les Amateurs)》中,Brecht Evens卻大量引用繪畫藝術,似乎預示漫畫脫離不了視覺的本質(連主角都直白的以藝術家為題)。我們可以看見作者毫不保留的展示繪畫帶來的影響:瑞士雙人組合Elvis Studio(Helge Reumann與Xavier Robel)大片的城市景觀、德國藝術家George Grosz的混亂場面、美國20世紀初畫家Charles Burchfield顫動的水彩筆觸、美國素人藝術家Henry Darger詭譎的花園景色、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的水與浪。

《愛好者》書中水浪的場景來自浮世繪的靈感。

正如法國漫畫理論家Thierry Groensteen與漫畫研究者Renaud Chavanne之間的歧異,雖然我們可以說建構漫畫媒介的獨特性在於版面構成,但到底是該以「頁面構成(mise en page)」來論之,還是以繪畫中的「構圖(composition)」來討論?或許兩者都無法給予一個完整的答案(而在數位載體發展的條漫,更沒有頁的概念),但這正說明版面的安排,實際上與繪畫中的構圖是無法分割的;物件的擺設在畫面中與其他物件呼應,以明暗、對比、造型等手法產生張力、可讀性或礙讀性,甚至是懸疑(物件的抽象性或圖樣化或不完整),但關於物件的單位,我們可以細分到多小,是一個畫格?一張臉?一條線?一個點?這樣的提問似乎與「漫畫是什麼」的題旨相似,無止無境。

靈感來自繪畫藝術中野獸派的作風,但又更加簡化,將角色環境破碎成點與線。

不過,在《愛好者》裡,Brecht Evens並非要正面回應關於媒介獨特性的問題,利用水彩的透明性重疊角色與空間,進一步重疊空間與時間,並排時間與時間,在極簡化的線條與豐富的筆觸畫面之間,引導讀者的視線移轉,由細節多寡凸顯(無論是角色的或作者的)主觀感受,模擬觀看的凝視停滯效果與瞥視速度感。然而形狀簡化成輪廓卻不只是速度的問題,似乎也暗示著意識與記憶的清晰程度,如同畫面裡部分景物所呈現的空洞,或許是作者蓄意忘記細節,僅留下存在的痕跡,也或許是在過多的細節外,讀者的意識跟著空間流轉,進入只有角色的話語。

空間的透明狀態令讀者聚焦細節,也令作者製造某種懸念,期待主角要住的木屋會有什麼驚奇。

不同於法國漫畫作者Pierre Duba的渲染技巧,Brecht Evens的水彩技法在《愛好者》中,可以說是用「塗」的。在漫畫中,「畫(dessiner)」的動作是一種形狀的指向,屬於線的切分,然而「繪(peindre)」則是一種物質的形容,屬於面的思考。但在Brecht Evens的漫「畫」(bande dessinée)中,他利用繪畫的物質面(水彩),轉換成對形狀的闡釋,我們可以清楚看到,即使是大面積色塊,其筆觸是用塗畫的姿態處理,似乎在避免服膺於所謂的第一藝術(材質流動的探索為目標)。「為了使圖像引人注目,裡頭得有很多微小的意外。」作者如是說,然而靠著顏色物質上的透明與覆蓋特質,Brecht Evens圖畫中的錯誤是被糾正的,這個可糾正性一方面屬於「形」的思考(角色再現是否合度),但另一方卻是得幸於水彩的物質特性,作者得以展現一種「類繪畫」的圖像(繪畫中的修正常有破壞質感之嫌)。亦即,Brecht Evens的圖像是為了讓繪畫服務於敘事,是在考慮可讀性與繪畫技術的特質下,所採取的美學上的平衡(將「繪」轉換成「畫」,將漫畫更加置外於繪畫)。

塊面的處理可以看見明顯的筆觸,但這質感的呈現並非為了展現畫材地液體特性。

於是,讓我們回看該書的敘事,書中主角Pierterjan自比為藝術大家,在眾人面前有失風度,對比未受藝術教育的「愛好者」,為小鎮的藝術默默耕耘,Brecht Evens似乎藉由《愛好者》一書,以繪畫的禮讚、形式的翻轉,給後者一個微小的掌聲,並在英文書名中暗示,漫畫藝術或許也還正在「製作中(The making of)」。【完】

將主角Pieterjan比擬為法國19世紀畫家庫爾貝(Gustave Courbet)。

*感謝:部分資料源自今年四月份論文訪談Brecht Evens的回信。

筆記:

  1. 《凱文與虎伯》,1997年唐山出版社有出一本十週年紀念刊,算是目前可找到的中文本,作者因為太賭爛授權問題,堅持該系列不做周邊與動畫,讓銷售回歸作品,很有guts,官網下收:http://www.gocomics.com/calvinandhobbes/
  2. Brecht Evens的種種影響:
    Elvis Studio:https://illustrationesad.wordpress.com/.../elvis-studio-2/
    George Grosz:https://fr.wikipedia.org/wiki/George_Grosz
    Charles Burchfield:https://fr.wikipedia.org/wiki/Charles_E._Burchfield
    Henry Darger:https://fr.wikipedia.org/wiki/Henry_Darger
    歌川國芳:https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歌川国芳
    還有其他…作者圖像庫有點廣…
  3. Thierry Groensteen,1999年出版理論專書《漫畫系統(système de la bande dessinée)》而成為法國重要的研究者,雖為比利時人但活動多在法國(前博物館館長、漫畫策展人、漫畫評論誌與網站neuvième art 2.0主編),自己也有創立出版社「l’an 2」,出版Baudoin等作者,目前在安古蘭教理論,以提出漫畫的「織網效果(tressage)」而著名,為人老派,個人部落格下收:https://www.editionsdelan2.com/groensteen/
  4. Renaud Chavanne,研究漫畫的「構圖論述」學者,2010年出版專書《漫畫的構圖(Composition de la bande dessinée)》,官網下收:http://www.composition-de-la-bande-dessinee.net
  5. Pierre Duba,1960年生,作品多以水彩渲染製作,2004年作品《在京都(à Kyoto)》富有詩意,官網出版品下收:http://pierry.duba.free.fr/livres.html

資料來源:

相關文章:

--

--

吳平稑 WU Ping-Lu

漫畫主義信仰者,苦修圖像閱讀與創作出版。歡迎來信交流:wu.pingliok@gmail.com /或到IG玩玩:@cases.club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