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畫閱讀在台灣:讀者招魂再進化(下)

吳平稑 WU Ping-Lu
10 min readAug 29, 2019

--

乘接上篇對漫畫不同面向的討論,我想試著以主觀觀察來連接讀者與作品接觸的可能。首先我已略為提過關於「圖像表現層次」的讀者類型,是比較在意圖像「風格」的人,而這群人是否在十幾年來「文創」產業荒謬地推廣下,似乎有節節上升之勢?我們可以看到想念設計科系的人數攀升,而相關科系進修學生(目前大多二十到三十多歲),也難以排除觀看漫畫的可能(如果說1990年代是黃金期,2000年代青少年成長接觸的租書業也會是視覺庫的養分,然而到了2010年線上媒體發達,閱讀走向更為個人化了,也就是說視覺庫有更加分散多元的可能)。而觀察近五年來漫畫自出版作品也在台灣的各種藝術書季、文創市集販售,風格也與出版社出版的日漫、歐漫不同,其消費型態以尋寶、微量出版購買收藏的模式進行,然而此類出版狀況卻難以持續(興趣化、短篇化、費力價高不好賣、明星化菁英化)。

另一方面注重敘事的讀者,很可能在動畫的效應下,閱讀相關人氣漫畫,或在「迷」文化中流連,將漫畫的故事性看得比圖像表現還重要,甚至誇誇其談改編作品、比較敘事跨媒介的問題,或只就漫畫傳達的主題意旨做討論,漫畫在此只是抵達訊息傳遞的手段,沒有媒介存在的意義。當然這可以是一個討論面向,但讓我不禁問起,只看重故事的漫畫讀者真的是多數嗎?還是只是隱藏在「漫畫文化」(或準確的說是日漫文化)下,僅做視聽消費的觀眾呢?這或許是各方對漫畫的認知不足,出版社、作者、媒體,甚至是讀者自身地了解不夠,所導出的推廣方向。(而這批讀者或許是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在ACG文化評論中發展而來的,對「動漫」一詞的鞏固更是堅而不深。)

(動漫家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?)

(著重敘事的討論)

當我們說到漫畫好看、分鏡很讚時,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在評價什麼嗎?當台灣作者說自己只想畫畫,是否有什麼是被忽略了呢?(為何不是只想畫漫畫呢?)為什麼文學性質較高的漫畫敘事會較難被接受?(所以就連文學教育也出了問題啊台灣的老師們升學主義中毒太深)漫畫是否可能不是故事而是詩或是視覺實驗?

於是,關心漫畫媒介的讀者有可能存在嗎?如果在風格的幻象中走不出來,又執迷於內容至上神話而評價無能,那麼媒介的問題該怎麼討論?若從業人員端沒有從自身給予媒介開放的論述,讀者面也沒有足夠動能省思漫畫閱讀行為而給予回饋,那漫畫在台灣獨自空轉的狀態就會持續下去。若媒介的專注沒有形成,那漫畫用皮骨模式號召也只會變成大人的鄉愁,愛藏版、復刻版奔馳的年代便是進行式。(反觀日法有所謂的漫畫評論誌,甚至有漫畫記者、書評的職業,當然若繁中版可找到的出版品稀少的話,那討論也只是免談,大部分人很難完全跨越外文藩籬,若還要再進入當時文化社會氛圍,在視覺文化相關資料不好找的情況下(原文書入手困難、時人視覺文宣品稀少等),更深的討論幾乎是很困難的。)

但要怎麼引導受眾「讀漫畫」而不只是「賞圖」、「看故事」?其實可以先從討論「圖像表現」與「敘事」在「版面構成」的呼應即可。我們可以討論風格有沒有適切地對應到所表達的故事內容、格與格的關係如何與版面整體的一致性如何等等,最後,若讀者能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漫畫媒介的優缺點,累積閱讀量(這也就代表出版方不能總想抓著一次性議題的讀者,或至少必須將脈絡介紹出來),那要比較它部作品的影響、作品在漫畫發展史脈絡,與漫畫定位問題、社會關係,就可以慢慢再分析(研究者階段)。

(然而我們卻時常想直接從社會關係、議題的角度直接下手,那當然品味漫畫特性的時間就先被話題給綁住了,就像《進擊的巨人》受眾最直接注意到國與國的隱喻,以及畫技問題,但對作者版面構成的掌握是較少說明,而這卻是關乎劇情節奏鋪排的重點。)

(連這類中小學藝術教育網站都簡單地提供了方法,台灣藝術教育是有多失敗?)

談起來似乎容易,但從線上媒體、通路到出版業對漫畫的氛圍,似乎沒有建立讀者回饋機制(或是便宜行事的在做,想得不遠)。目前市場產品還是在導入、推介、發現的階段(感覺十多年來都是如此),也多是傳達給讀者自己挖掘可能性的訊息,離深入探索媒介本質,還有很大的距離(的確目前至少是出了麥克勞德的理論漫畫書,但該社這類書系的方向也不明,就不再多舉他例了,傷感情。)。反觀法國推介他國漫畫的模式,是比較針對作品本身,除了作品出版緣由的介紹,也會再加筆闡述如何讀的問題或是作者訪談,如此奠下後續出版此類漫畫的基礎。

結果說來台灣還是只能以吸睛方式抓住大家衝動消費,或是因市場選擇不多,以支持心態購買,似乎也無助產業發展。(還延伸更多的問題,出版業對此媒介了解不深,逕行推廣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,無奈勢已成形,否則書系的規劃會更扎實)

作為不小心成為漫畫讀者的我們還能做什麼?一方面期待能有品質更優秀的作品出版繁中版,但另一方面又擔心印刷設計品質、文案呈現不如預期(廣告也必須看作商品的一部分,若商品延伸物做不好,那也是毀了商品門面),若僅支持原文版反而宣告了漫畫在台出版的失敗,也不免覺得有分享無能的障礙(那些觸動人的作品如果沒有中文版搭配服用,那撰文推介也是白搭,這也是為何我認為漫畫媒介的討論是很重要的(形式主義),畢竟專注於漫畫,也能給創作者反思)。

的確,漫畫在台灣的發展還是很難,儘管政府提出資金補助,但問題不在創作者的創作需求需要滿足(當然我還是覺得創作者的確需要補助,但大出版社的人才培育計畫有需要拿到這麼多嗎?何況過往資源已足夠,成效還不佳,怎麼還可以撥這麼多款?),而是整個相關人員對媒介的了解還不夠透徹,卻又沒有相關辦法獎助理論知識、海外佳作的引入(法國的做法是譯作也有補助機會),而大出版社企業的資源雖多,站在盈利角度也未能好好抓住推介辦法(也沒好好研究海外如何推漫畫書,再想辦法化用接地氣,也未見有較全盤的讀者調查去調整書系),這些種種似乎都無法令人樂觀。

(丸尾末廣的《トミノの地獄(富野的地獄)》第一集書腰文案很精彩,用法漫傳奇作者墨必思(Moebius)來形容丸尾的作品的要旨,書本氣質到位。)

然而我還是冀希望於台灣讀者(以及編輯),如果漫畫的討論越來越多,無論是從風格面、敘事面甚或是能積極探討媒介,那讀者養成是指日可待。(可以見Openbook閱讀線上誌開發漫畫專欄,雖不是理論探討,但也揭示漫畫發展面向;再看博客來Okapi漫畫相關文章,雖然試圖「深化」漫畫,過多處理議題以吸收人文社科讀者,但也算是補充漫畫討論;而香港紙本分格對情報的提供也可以聚集中文圈讀者社群)然而這些討論大多還不到「漫畫批評」(關於表現手法優劣、歷史定位的比較問題等),也顯示出台灣讀者並不太關心(或很難關心)漫畫定位的問題,這我想是有點可惜(像是松本大洋系列是可以做的)。

那麼讀漫畫的各位,是否已經準備好要討論漫畫了呢?

【完】

*若讀畢覺得有部分意見過於主觀,也請不吝指教,謝謝!

筆記:

  1. 事實上,在陳仲偉的《台灣漫畫記》中,有提到日本社會學者石田佐惠子將日本讀者的發展做分類。其中以象限區分,表記如下:

其中一、四象限讀者的養成在台灣是很缺乏的,但在對印刷品設計的要求上,希望台灣這種讀者也會慢慢浮出。(這也是為何中國方面的「異常漫畫研究中心」團體可以培養第一象限讀者,有財源收集相關原文漫畫,在傳遞出去,畢竟討論的圖像來源、社群分享還是很重要呢。)而第二、三象限的讀者或許比較多著墨在網路盜版漫畫上吧…

相關文章:

--

--

吳平稑 WU Ping-Lu

漫畫主義信仰者,苦修圖像閱讀與創作出版。歡迎來信交流:wu.pingliok@gmail.com /或到IG玩玩:@cases.club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