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《藻與浪與無限》:獨角貓的側面還是隻正常的貓唷

吳平稑 WU Ping-Lu
9 min readJul 21, 2020

--

左為漢文版封面的女主角藻,右為英文版封底的獨角貓。

「劇情,早就寫好了」

首先開頭對我來說,幾乎僅是設定的鋪陳,藉由藻的視角,我們知道了有爸爸、有海藻店老闆浪,有員工,有情敵。甚至有幾乎預設好的報仇情節與遺憾的愛意,但卻沒有深化的情緒與關係,主角僅就一個可預想的殺父事實去反應,顯得故事鋪陳有些僵硬。雖說這或許會造成某些喜愛故事的讀者感到平面,但敘事似乎不是這部漫畫的主旨,因為它想說的,可能是關於漫畫創作的事。正如作者在序裡提到,創作六年來有諸多漫畫胎死腹中,而一個未成的漫畫與插畫不可同語,因為沒有畫完的漫畫是無法露面的。然而,作者的插畫經驗,卻也正巧解放了她對漫畫的躊躇,於是誕生了這本奇書。

也就是說,將插畫所必須的、聚焦於單幅畫面對美的凝視,轉化成對漫畫本身的探尋,如果故事有一個受人喜愛的公式、如果正如人們所說的漫畫是圖像的藝術,那麼我們看著漫畫到底想瞧見的為何?是公式化的故事?是角色造型?又,若我們呼應著讀者的預想,一個創作者想創作的到底為何?循著這樣的疑問,或許便不難理解,這部漫畫的編排是如何質問漫畫媒介,乃至漫畫產業與讀者的整體,而我們也不難看出作者採取的,或許是提供精緻圖像的路線,而這正是從插畫的視角所帶來的創作能量。

「我的身體任你宰割」

序章採取黑白印刷的網點與線條,獻給亞洲讀者習慣的日漫體裁。

也因此,作者在各篇章所採用的不同技法,除了可以表現不同時空角色的邂逅,也可能暗示了漫畫內容在整體產業中的跨媒材性與跨時空性(甚至是媒材指涉的文類)。序章使用了黑白接近日式漫畫的慣例,較直白地鋪陳了角色關係(像是由藻的獨白逐一介紹角色),也好像在說明日漫中公式化的訴求;而第二章標題以「我的身體任你宰割」,或許有些莫名其妙,但這個彩色的世界會不會是作者對創作想像的一個敬禮?也就是說,漫畫分格前對於整體世界觀有一個很隨性、豐富的預想,再付諸實體化之前,任作者擷取、「宰割」,而在此也首度出現藻在「角色意義」上的自我,一句「浪!時間到了吧?可以殺我了!」或許是在說明當角色說了該說的(事實上在序章就已經說完虛構故事中報仇與相戀的發展),那麼創作者為何要延遲角色的生命,讓他苟活?(也就是說,作品是不是應該結束在該結束的地方?)

第二章的以有色線條描繪,圖像顯得較為溫潤。

若進一步說明此處角色跟創作者的關係:本作裡面的角色是作為展演「角色的功能」而存在,也就是說,從第二章開始,藻事實上已經不是序章公式化劇情下的藻,而是一個「漫畫角色」在漫畫整體中的一個代表,作者有趣地應用了這個雙重的觀看,起初,這個名為「藻」的女孩在黑白的世界裡,的確是以「藻」的身份展示給讀者(也就是說,她有作者設定的關係、情緒),然而,當她開始要求「浪」來結束她的時候,她的角色意義便似乎成了「要求創作者結束身為角色的自己(因為她的存在價值皆已說盡)」。這也是為何,在最末章,藻與浪似乎在與讀者(看著書的我們)爭論著其自主性,這裏的藻跟浪就不再是被設定的自己了,而是有自主性的「角色」。(但說到底,他們還是被作者設定了啊?)

「每天都看著一樣的風景,會悶嗎?」
「我看過的,比你還多。」

第四章浪回答得有些答非所問,但他如公寓般的身軀可以說是「作者」承載的知識庫與靈感。

於是也就不難看出第四章,圖像風格介於色彩與黑白之間,預示了一個創作時想像與實踐的灰色地帶。篇名「浪」,所指的可能是「浪」這個角色在創作中扮演的「作者」的位置,他不讓員工花兒死去,因為他對這些角色含有柔情,不忍讓他們消失。而藻與浪在這裡的問答好像是在面對一個漫畫市場的僵化,但對於一個創作者,不停地觀看或許還是相當重要。雖然這裡鯰魚與母親神的概念有點模糊,但我自己的猜想是前者為編輯面向的監督角色,後者則關於大眾閱讀的喜憂。然而整篇卻仍呈現一種魔幻感,作者捕捉創作前置期的斷片,正如夢境來臨時的無始無終。

第五章角色長出的能量也會枯竭,此章筆觸不如第二章圓潤,帶來的是故事尾聲的平靜。

第五章則是角色如何帶給大眾歡欣,以及在時間的流裡消逝,創作者如何回歸靈感之源的過程,此處的用色比起第二章還要含蓄,算是角色生命的一個收尾,作品生產過程的尾章。而第六章的〈無限〉則是一個如後記般後設思考,碎裂的軀體,呼應著碎裂的畫格,更不禁聯想起《寶石之國》的結晶戰鬥,藻與浪沒有血的流淌,挪用了《寶石之國》一作中物質的想像,角色事實上只是一顆棋子,於是當饅頭直白地點出了「劇情,早就寫好了」,暗示了框架之不可變,藻與浪只有被玩弄的餘地,被作者玩弄、被讀者玩弄,沒有自我的生存空間。而邊角的翻書動畫,似乎也再次強調了角色的主宰權是屬於讀者的(只有讀者才能翻出這個書角動畫),也呼應了漫畫產業其中的宿命 — — 動畫化,但角色沒有進化,他們是鎖在故事、造型裡頭,沒有選擇的餘地。然而,當藻與浪面對讀者、對我們拋出質問,難道作者、讀者也有自己的選擇權嗎?難道我們真能決定我們想畫的、我們想讀的東西嗎?創作者是否也遇到了那種想畫不能的困境?讀者是否也有欲求佳作而不得的哀嘆?於是,那最後的燙銀,映射的事實上是一個模糊的自我,一個作者留給讀者的希望與論定,我們想做的、想看的(或想找的),或許終究是自己,即便它模糊不清。

第六章身體成塊的部分令人聯想起《寶石之國》。

「結束與開端,一同誕生。」

如果我們在追尋的都是那個固定的套路、類似的圖像,那無論是創作者或是讀者,自始自終追求的其實都不是前進,而是那個屬於無限的永恆停滯?正如圖像的靜止,畫格的連續帶來的是前進的幻象,然而事實上媒介是一個完整的牢籠,鎖住了角色、也鎖住了讀者,更將作者推入深淵。我們可以讓漫畫的齒輪牽動數回,不停地翻著曾經看過的風景,但結束了的漫畫終究是他自身,正如《灌籃高手》沒有續集那般,我們永遠看不見角色在結局後的成長與滅亡。也就是說,漫畫試圖造就時間的移動,但門小雷的這部作品,似乎消除了時間感,讀了之後,《藻與浪與無限》仍是停留在藻的精緻面孔、浪的剛硬柔情,如同作者熟悉的插畫媒介 — — 沒有前後、結束與開端一同誕生的單幅圖像。

第五章若浪的角色是定位成作者,那麼角色ㄎ枯竭的時候,作者便要走向探尋創作靈感的深淵。

最後,儘管本部漫畫敘事意外的脫離常軌,但它仍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,它所挑戰的,除了隱喻漫畫職業的過程,也有關於讀者對漫畫的種種常識,在裝幀紙質的設計上更是力臻形與意的契合。然而,這些挑戰會不會成為作者為自己設下的門檻?這部作品會不會是作者六年來使出的最大力量?或許這些問題偏離了作品本身,也並非是本作的焦點,但如同作者在今年的訪談裡提到:「漫畫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價值觀,好的漫畫有著相當大的力量,希望一天我也可以畫到這樣的作品。」這部去年出版的漫畫,我私心認為幾乎已經達標了,也因為過於奇特,不禁令人好奇作者還可以做出什麼樣的作品,值得讀者們觀察。

本書尾聲最奇的橋段,需要拿到實體書才能體會。

※自年初讀過本書後就放著一直念著要寫的,此書的形式與內容意義甚大,可惜因自出版的模式能傳播的數量有限(目前庫存多已售罄)。
※作者門小雷今年七月中旬於台灣臉譜出版社發行《SISTERHOOD:門小雷精選作品集》漢文版,是目前較容易入手的作品,收錄四篇短篇漫畫。
※本文就個人閱讀經驗理解,如有解讀錯誤之處,還望各方指教。

作者介紹:
門小雷,為香港插畫與漫畫創作者。由於出道甚早,可以看見不同創作目標的轉變與精進,在2013年出版的《Kylooe》第一集作者簡介中甚至可以看見她提及:「I draw love letters, not comics.」,然而對照2019年的《藻與浪與無限》,或許面對漫畫已非同樣的態度。有興趣可發樓作者IG:@littlethunder,以及她的販售店:https://society6.com/littlethunder2020

參考資料:

--

--

吳平稑 WU Ping-Lu

漫畫主義信仰者,苦修圖像閱讀與創作出版。歡迎來信交流:wu.pingliok@gmail.com /或到IG玩玩:@cases.clubd